前段时间分享了关于读书的一些心得,还推荐了一些书籍。有一些朋友跟我说,改天分享一下如何高效地读书。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。但这篇文章岂不是说如何高效读书的,而是如何读书的。因为在我看来,高效并不是重点,重点是如何快乐读书。
很多时候读书目的性都很强,总怎么想着样可以高效地读。但有时候想多了,就让阅读这件事情变得没有什么趣味了。整体而言阅读应该是快乐的,好久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,标题是:读书应该是快乐的一件事。如果你读书的时候很痛苦,那基本上你是难以坚持下去的。唯有让读书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,至少不痛苦,你才能很轻易地坚持下去。说到这里,我要批判一下那些毒鸡汤,总是说:当你觉得痛苦的时候,你就是在成长。其实读书、成长也可以是很快乐的。很多时候你读得很痛苦,你要想一想是不是你读书的方法不对。你要找到那种读书的状态,这种读书的状态让你很快乐。只要你找到了这种状态,你就能够读得下去了,不需要我告诉你怎么读书。
找适合自己的书。 市面上有许多书单,什么30岁必读的几本书,小学必读的几本书等等。在我看来,没有什么必读的书。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,能引起共鸣的书肯定不一样。但或许有一些书,他比较有普适性,可能比较适合大部分人来阅读,于是他们就弄了个书单。但很多人只听明白了后面一半,前面一半没听懂,于是强迫自己去看所谓的书单。于是久而久之,对看书就有排斥心理。对于这类书单,我的建议是可以拿过来翻一翻,如果感兴趣就读,不感兴趣就不读。这就需要学会粗读和精读,这个后面会简单讲讲。对于不感兴趣的书,不要浪费时间去看,要把时间放在适合自己的书上。我的经验告诉我:如果一本书适合你,那你肯定会读得很舒服。你读得不舒服,那说明这本书不适合你。例如牛顿的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》牛不牛,肯定很牛啊!但我就是不感兴趣,那能怎么办呢?没办法,不适合我读,我跳过就是了。
不要每一行、每个字都读。 一开始看书的时候太认真了,导致看书看得真累。但后面慢慢发觉:读书真的不必这么细致。如果这章你喜欢,那就看细致一些。如果不喜欢,那就跳着看,看看子标题大概知道啥意思就好。网上那些一天看几本书的神人,你真以为他们是一行行看的么?他们其实就是这么看的。对于不喜欢的章节,可能直接看标题就够了,这样不到半小时可能就看完一本书了。所以怎么看书,其实还是看你对这本书的感觉如何。
精读和粗读。 一般对于没看过的书,我会选择先粗读,确定了这本书不错,那我会选择精读。非常好的书,可能就会再进一步做笔记。粗读也分不同程度,就像我上面说的,有些可能看个章节的标题,有些可能就看看小标题。主要还是看对这本书是否感兴趣。
主题阅读。 在之前我都是哪本书流行,我就翻着看看。但后面发觉这样看着没意思。直到后来我尝试主题阅读,发现这种方式更好,他能让你把不同书里的内容串联起来。每本书之间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,这样读起书来就更有意思了。所以我现在看到一本书觉得不错,我可能先放到书架上,然后等到某个时间凑到一起主题阅读。这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阅读方法,能极大地提高你阅读效率,以及对知识的掌握。
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。 很多人总是在想着怎么高效读书、怎么做笔记,前几天还有人问我怎么作笔记。其实我之前也有过类似的困惑,总想着怎么做笔记。但后面突然顿悟了!其实你不该总想着做笔记,你想划线就划线,想写什么就写什么,别总想着做笔记、捋清楚书的结构啥的。你要投入到读书这件事情里面去,如果这句话让你有体会了,那你就写下自己的体会,然后继续阅读。如果这句话你觉得很好,就划线。不用担心划线太多,不用纠结,想怎么读就怎么读。阅读是为你服务的,不要给自己太多束缚。除非你有明确的目的,说我要干嘛干嘛,否则随自己心情来。
不要强迫自己读书。 前面说到「找适合自己的书」,其实说的是同样的问题。你要记住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,不要强迫自己去读书。一旦你强迫自己去读书了,那事情就变味了。所以当你不想读书的时候,那就不读。只有读书成为你快乐的源泉时,这件事情才能很轻松地继续下去。注意我这里并不用坚持这个词,因为我觉得用坚持的时候,其实你并不是喜欢了,是需要耗费精力去维持,那并不是喜欢。
读书这件事情,可能每个人读的书会不同,但他们都会有一些相同的习惯。上面我列出的几点习惯,我在很多地方都验证过,确实是很多人都认可。希望对你们有启发价值,很久之前我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chanshuyi/p/reading_should_be_happy.html